An Archaeological Observation 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ies 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中国古代都城(秦汉以后)
形制与布局变迁的考古学研究
Zhu Yangshi 朱岩石
Institute of Chinese Archa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Abstract
1. The layou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phases of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cities
Base on the exca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on its shape and layout of the capital cities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beyond in China, we can roughly divide the development phases into three stages: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Three Kingdoms to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2. Archaeological ideas and methods on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cities
After more than 60 years of practice, we have formed the archaeological ideas and methods on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cities o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 beyond.
3.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on archaeology of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cities(historical perio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s of great prospect in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cities archae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most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capital city sites are overlaid by modern cities,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archaeological work in these sites have not delayed or solved the destruction status quo. How will the results of the archaeological ruins of the capital into ruins protection scientific basis, is currently still a challenge we have to face. How to turn the archaeological results into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servation of these sites is still of a challenge that we will face.
一、中国秦汉以后都城形制布局特点与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秦汉~元明清)考古学研究中都城(城市)考古学属于最重要的研究内容,宏观而言它甚至涉及了陵墓考古、手工业遗迹遗物考古、宗教遗迹遗物考古等内容,可以说涉及都城考古的工作也是综合性最强的考古学工作之一。
通过中国秦汉以后都城遗址的发掘,根据其形制布局等诸方面综合研究,大体可以分为秦汉时期、三国至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的都城有秦咸阳城、西汉长安城、东汉雒阳城,考古工作最全面的是西汉长安城遗址。这个时期的都城形制布局特点是:都城面积空前;防卫系统严密发达;都城方向从面向东方转变为面向南方;多宫制度;大型宫殿均为夯土高台的土木结构等。
三国至隋唐时期(公元3世纪~公元10世纪),主要开展考古工作的都城遗址有:三国魏至北朝邺城遗址、魏晋洛阳城遗址、三国吴至南朝建康城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等。其形制布局特点是:确立了都城单一宫城制度;形成了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逐渐完成了从宫城·内城·外城到宫城·皇城·外郭城的形态演进;整个都城规划出封闭式里坊。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10世纪~公元20世纪初),主要开展考古工作的都城遗址包括:开封北宋东京城遗址、杭州南宋临安城遗址、辽上京遗址、河北金中都遗址、北京元大都遗址等。其形制布局特点是:继承了都城单一宫城制度、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城构造;以开放式的长巷式街区取代了封闭的里坊制度,长巷式开放的街区成为一般居民生活的空间等。
二、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
经过60余年的实践,形成了对秦汉及其之后古代都城遗址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总结都城考古工作成果与收获可见,首先是逐渐形成了宏观了解把握都城一般遗迹、重点突出决定都城性质遗迹的勘探发掘之工作理念。历史时期都城由不同的城市空间构成,其中,公共设施的道路、城墙、水系等线性遗迹空间需要宏观把握;突出重点是指都城中宫城(宫殿)、礼制建筑、国家府库等遗迹需要重点发掘。
其次是,逐渐形成了普遍勘探、重点发掘,找到一整套“土中找土”的工作方法。要找出古代都城格局具有标志物的“土”,这主要指古代的沟渠淤积土、城墙夯筑土、各类土木建筑残迹土、古代道路遗留路面土等等。这些不同性质的“土”,构成了宫城、内城、外城空间以及各类线性遗迹空间。
三、中国(历史时期)都城考古学的成熟、发展与挑战
1、秦汉及其以后都城考古学的成熟
中国考古学者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同时以不同地层的遗迹叠压打破关系(地层学)、同一层面遗迹出土遗物精细化研究(类型学)为基础,逐渐梳理出都城遗址在每一个大的时段线性遗迹(即城墙防卫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公共系统空间)的框架,进而从考古学角度科学的回答了都城的发展与演变。
2、中国都城考古学的发展与挑战并存
中国都城考古学研究中多学科合作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同时,秦汉及其以后的都城遗址多数都被现代城市叠压,都城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延缓或解决遗址的破坏问题。如何将都城遗址的考古学成果转化为遗址保护的科学依据,目前依然是一个我们要直面的挑战。
Biographical Sketch
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
1984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1995-1997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考古研究室。1997-2000年留学日本国学院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1999年任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非常勤研究员,2000年至今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丝绸之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5年任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客座教授。